现代中国版图上拥有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根据地层分布可以寻找到中国古代或者更早时期的海岸线,如果和现代海岸线进行比较,古海岸线明显要靠近内陆。
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在唐宋时,盐城是不折不扣的沿海城市,离大海仅1公里,曾经盛产海盐,盐城之名也由此而来,但现代地图上(图1),盐城距离黄海近60公里,由此可以大致看出中国海岸线变迁的趋势。
图1:江苏盐城
对比古今海岸线会发现(图2),中国基岩海岸线变化不大,海岸线变化最大的在低海拔沙质海岸,而且主要发生在河流的出海口处。受地势影响,中国大多数河流由西向东汇入太平洋,河流中夹带的大量泥沙在出海口处沉降淤积,形成三角洲,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扩展。
中国海岸线变化最明显的区域从北向南分别是:辽东湾、渤海湾、苏北海岸、长江三角洲、杭州湾、珠江三角洲。
图2:中国古今海岸线变迁图
辽东湾
辽东湾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主要是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河流的出海口(图3)。在西汉时,今天的黑山、辽中以南还是沼泽滩涂地带;到宋代,海岸线向南推移至今天沙岭、盘山一线;明清时期,营口还只是辽河口的一个沙洲,后来随着泥沙淤积,营口与陆地直接相连,辽河口向南推移至营口;清末,辽河口被人为开垦,盘锦湾也逐渐淤积成陆,直到形成今天的海岸线。
图3:辽东湾
从下图4中可以看到辽东湾河口的流沙分布,显示出海岸成陆的推移层次。
图4:辽河河口
渤海湾
渤海湾(图5)海岸线主要受到黄河来沙的影响,历史上黄河曾有过多次改道,出海口主要在河北和山东两省,黄河含沙量较高,因此海岸线推移速度较快。
图5:渤海湾
到南宋,黄河大改道,结束以往北流的历史,南流汇入淮河,同时,渤海湾海岸线受到海侵影响,海岸线内缩;到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恢复北流,由山东入海,渤海湾海岸线向外扩展,形成今天黄河入海口。(图6)
图6:渤海湾海岸线变迁图
苏北海岸
苏北海岸线在宋代前发展缓慢,主要受到淮河、沂河、沭河的影响。到南宋黄河改道由淮河入海,黄河来沙堵塞淮河,到明代时潘季驯采取束水攻沙之法治理淮河,黄河中的泥沙通过淮河水系堆积在河口,苏北海岸迅速向东延伸,最快时以每年200米左右的速度推进。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黄河改道恢复北流,大量泥沙淤积在海州湾和苏北南端海岸。(图7)
图7:苏北海岸线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自然与长江有最直接联系。
距今6000年前,由于海侵运动形成了一条贝壳沙堤海岸,这条沙堤位于今天上海西部;先秦时期,长江含沙量还较低,出海口宽阔,长江三角洲推进缓慢,随着长江流域的不断开发,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加快;南北朝时期,海岸线已向东推进了20公里,到宋代,海岸线继续东移,今天浦东中部已经形成,此后,长江口海岸线开始向东南方向推进,浦东东部地区成陆。
图8:长江三角洲变迁图
长江出海口因泥沙堆积,出现大量沙洲,长江入海口的门户——崇明岛由此发展成我国第三大岛屿,现在还在以每年5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公元1世纪时,长江出海口宽度达180公里,唐代扬州与镇江两地还相隔20公里,但随着泥沙淤积,长江南北两岸距离日益缩小。
图9:长江口变迁图
杭州湾
杭州湾位于今浙江北部,是钱塘江的出海口,杭州湾北岸是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南岸属浙北海岸。(图10)
图10:杭州湾
历史上杭州湾比现在狭窄,南北相距仅18公里,但随着长江口海岸线发展,杭州湾内动力条件发生改变, 海潮引起杭州湾发生坍塌,南北两岸迅速内缩。到明代,人类在杭州湾兴修海塘,控制住海岸线的坍塌,但南岸由于落潮带来大量泥沙,杭州湾南岸不断淤积,向北推进。
由此,杭州湾北岸不断坍塌,南岸则不断淤积,导致今天上海东南海岸线呈鸟喙状,而浙北海岸线向外海突出。下图11中杭州湾流沙的分布也可看出杭州湾海岸推移方向。
图11:杭州湾南北海岸
珠江三角洲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珠江流域植被保存完好,珠江水系含沙量较小,因此珠江河口三角洲发展相对缓慢,而且还拥有辽阔的海湾。
先秦时期,广州离大海还很近,如今却已远离珠江口,珠江三角洲快速发展是在唐代以后,珠江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珠江口泥沙淤积,出海口堆积了大量沙洲岛屿;到明清,珠江三角洲快速发展,泥沙将沙洲岛屿连成一片。(图12)
图12:珠江三角洲变迁图
唐代中山山体还是珠江口的一片岛屿,到14世纪,三角洲推移至中山、崖山一线,进入近现代,珠江三角洲已经推进到磨刀门一带,河口快速淤积,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滩涂被大量开发,为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奠定基础。(图13)
图13:珠江三角洲
结语
从中国近几千年来海岸线的发展变化看,基岩海岸变化不大,平原海岸不断向大海扩展,而且扩展方向多是向东或者向南的。同时,低海岸的发展造就了今天中国最发达的几个三角洲经济带,从这个方面看,海岸线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
另一方面,东部三角洲的发展是以内陆地区水土大量流失为代价的,这造成了内陆特别是西北内陆的土地逐渐贫瘠,而且这种变化多是不可逆的,从这点上看,我们要认清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控制住对内陆地区山林植被的开发,同时借助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尽可能的减少河流中的含沙量。
参考文献:《中国历史地理》 作者:蓝勇;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作者:邹逸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