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似乎已经征服了整个地球,那么,地球上还有来受到人类影响的地方吗?这样的地方还真不少:未被绘入地图的沙漠、未被攀登过的山峰、未经探索过的洞穴、未遭遇外来物种入侵的海岛……在这些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的地球的“最后之地”中,还包括了,一些有趣之处。比如恐龙最后漫步的地方、没有生命的地方、太阳爆炸时我们可以藏身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3个“地球最后之地”。
1、地图上未标注的地方
乌兹别克斯坦的木伊那克地区
曾经是苏联时期的湖滨旅游胜地之一,当时这里还有渔船忙碌地进出港。然而,现在这里既不见波浪起伏,也不见渔船的踪影,因为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沙漠。40年前,这个大淡水湖——苏联咸海还是全球第四大湖,湖面面积达68000平方千米。而今,湖水几乎全部消失,只剩下一片面积为50000平方千米、尚未被载入地图的沙漠。
驾车从木伊那克城出发,行驶仅几千米,就到了一个“海上”天然气井。途中可以看到枯树(人们一度尝试植树造林来拯救这片沙漠,可惜失败),还可以看到已经不见电缆的电线桩,还有就是其中只有一点点脏水的水道,这些脏水来自附近的农场。所有这些就是古老的阿穆·达雅河最后的痕迹。阿穆·达雅河的水量曾经比尼罗河还大,它是咸海最大的水源。如今,这条大河的河水几乎全“漏”到沙漠下面去了。这一切或许可以归罪于规模巨大的棉花农场,因为阿穆·达雅河大约90%的河水都是被农场“喝”掉的。
再往前行,道路和水道都消失了,不但如此,似乎一切都消失了。拿起望远镜,也许你能见到偶尔掠过的几只狐狸,但肯定见不到人,因为根本就没有人在这里生活或工作。
当然,这片尚未被载入地图的沙漠没能逃过人造卫星的眼睛。在卫星拍摄的照片上,这片沙漠的大部分显示为明亮的白色,
这是过去湖水的大量沉积盐和来自农田的杀虫剂混合的结果。
2、等待接触文明
曾经在在巴拉圭非拉德非亚东北100千米处的丛林中,17名从未与外界接触过的阿约雷奥印第安人冒了出来。他们渴得很厉害,因为农场主挤占了他们的地盘,控制了他们的水源。当时这17人并非情愿地向另一些阿约雷奥印第安人求助,后者当时正在最后一大片受政府保护的林地里建立自己的新社区。
据统计,目前全球仍有超过100个部落、总共约40000人尚未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其中有一些部落显然根本就不愿和外界交往,比如桑提尼斯人。桑提尼斯部落生活在安达曼群岛中小小的北桑提尼斯岛上,人口在50人至200人之间。
他们断然拒绝跟外界接触,甚至不惜诉诸暴力来捍卫自己的“主权”。2004年1月,他们杀死了两名因迷路而过于靠近北桑提尼斯岛的渔民。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爆发之后,印度政府派遣直升机勘察北桑提尼斯岛,部落人竟然向直升机射箭。
有时候,作为最后的求助手段,一些部落也会主动跟外界接触。1998年,贾拉瓦人(另一个阿曼达部落)走出丛林跟文明社区联系。不过,他们看来是被盗猎者逼得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的。从以往的情况看,部落人与外界“第一次接触”的后果并不好。
由于暴力和疾病等因素,同外界接触之后,部落人口会急剧消减。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巴西的巴拉拉部落在与外界首次接触后,10年内部落人口就下降了80%。
实际上,尚未与文明社会接触的部落人很可能比已经得到统计的要多得多,毕竟世界上还有不少“文明人”尚未到过的地方。这些地方要么危机四伏,要么根本就是“自然禁地”,但谁能保证这些看似不可生存之地就绝对不可能有部落人定居呢?早在2002年,在一次飞行调查中,在印度尼西亚的西巴布亚岛上竟然一下子就发现了超过40个此前不为人知的部落。
今后还有哪些地方可能发现地球上“最后的”原始部落呢?亚马孙盆地深处和新几内亚森林是两个首选地点。但是,科学家指出,为了那些部落的利益,“第一次接触”不一定越早越好,或许不发生为最好。
3、没有物种入侵的地方
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就是外来物种入侵,即物种被从其自然栖息地运到本不该属于它们的地方。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如今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说是安全的。那么,地球上还有尚未遭遇外来物种入侵的地方吗?
海洋提供了一丝希望。尽管最深的海沟也不再“纯洁”,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海底火山喷口附近的环境不会允许外来物种存在,
因为任何外来物种恐怕都难以适应那里的剧毒和高温条件。在南大西洋,寒冷的海水也在阻止暖水物种的侵袭,但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这种“阻止”无疑将宣告结束。
对陆地来说,又是另一番情景。在亚马孙雨林的最遥远的区域,在几乎完全是生命禁区的沙漠地带,外来物种可能仍无机会入侵。然而,随着人类几乎无孔不入的移动,这些地方被“污染”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只有南大西洋中为数不多的几处地方有资格竞争这个位置——“地球上最后遭遇外来物种入侵之地”。其中,最有力的竞争者就是布维岛,
这里不仅是地球上生存条件最恶劣的地方之一,而且是最偏僻、最遥远的地方——距离该岛最近的陆地高夫岛与布维岛的距离也长达1600千米。
自1739年被发现以来,还没有几个人靠近过布维岛,上过岛的人就更是屈指可数。布维岛的大部分被冰覆盖,
周围则是从海中耸立起的陡峭冰崖。岛上有一块由火山熔岩构成的棚冰,但只够几只海鸟栖身。岛上还有一个由黑色火山灰构成的细条状海滩,但同样不适合人类登陆。1927年,挪威宣布对布维岛拥有主权。1971年,该岛被宣布为自然保护区。如今,岛上除了有一个1977年设置的自动气象站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人类痕迹。
眼下,布维岛的当地物种正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不过,布维岛的狭小、孤立和年轻(只有140万年的历史)注定了当地的物种不可能多:只有2种苔藓、3种地钱、49种地衣、5种小蜘蛛和3种跃尾虫。没有人统计过那里有多少种线虫或缓步动物,但这肯定是好事——探访布维岛的人越少,该岛就越能长久保持“纯洁”。
4、最原始的地壳
要想发现最原始的地壳,就要前往最严寒的北极、最炎热的偏远地带,甚至到地球以外去。现在,我们就开始“寻找最初的地壳之旅”。
我们的第一站是加拿大西北各省的首府——耶洛奈夫。在该市以北350千米处,就是著名的阿卡斯塔·吉内斯岩。这里的岩石已有40.3亿年的历史,其中就包含着已知最古老的地壳。不过,地球的历史已有45.6亿年,还能找到比阿卡斯塔·吉尼斯岩更古老的地壳吗?
答案要到澳大利亚西部的杰克山上去找,科学家最近在这里发现了已有大约44亿年历史的锆石(一种小而坚韧的矿物质),这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
当然,这并不表示就找不到更古老的地壳了,理由很简单——科学家已经查验过的地球表面仍然少得可怜。
对于那些不想走得太远、却又想发现最古老地壳的人来说,有一条捷径——到离你最近的海滩去,因为锆石很难被风化,其中一些锆石最终“落户”于全球各个海滩。平均来说,海滩砂石中有0.03%-0.04%是锆石。虽然这些锆石颗粒中的绝大部分的年龄都比杰克山的锆石年轻得多,但假如你在其中“大海捞针”,说不定真会“捞”到比杰克山锆石更古老的锆石。
找到最古老地壳的一种可行的思路是:到月球上去。
科学家相信,地球在年轻时经常遭到小行星及其他天体的撞击。哪怕是直径只有100米的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能量也足以将一系列的地壳碎片抛至太空,其中包括一些拳头大小的古老地壳,它们很可能正静静地躺在月球表面,等待我们去检验。
5、等待被发现的地方
自16万年前现代人类发祥于非洲东部,东游西逛就成为人的最大兴趣之一。仅仅过了几千年,人类就发现并定居在了欧亚大陆。接着,人类就到了澳大利亚和美洲。大约2000年前,波利尼西亚人引领最后一波人类移民浪潮跨越了南太平洋。
人类发现的最后一个大陆是南极洲,
发现于19世纪早期。1913年,已知的最后一个主要陆地板块——北地群岛被发现,它是北冰洋沿岸的俄罗斯岛群,沿岸多岩岸和峡湾,气候寒冷,46.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其余的属于北极荒漠和北极苔原带。
越靠近现在,谁要想宣布自己发现了“新大陆”就越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造卫星成像技术能够监视地球表面的每一寸土地。然而,这也未能阻止探索者们努力发现新土地的尝试。
1978年,一个丹麦探险队宣布自己在格陵兰海岸以外发现了最北方的陆地,并把它命名为“欧达克岛”。称欧达克为“岛”有点夸张,因为它实际上只是由砂砾松散组成的一个小海岸,面积只有一个羽毛球场那么大。
1996年,一个名叫丹尼斯·施密特的探险家去过该海域,但他称未能在那里找到什么“欧达克岛”,而是在附近发现了一个土堆,“就像是从海中冒出的一头巨型石鲸”。不幸的是,当这位探险家于2003年重返这片海域时,他发现这头“石鲸”也不见了。不过,他在几千米之外的更北方海域,发现了另一头“石鲸”。这是为什么?
科学家解释说,这些由沙砾组成的“石鲸”或“岛”其实都只能短暂存在。冬季,蔓延的冰川将松散的沙砾推到前面;夏季,随着天气转暖,冰川退缩,沙砾暴露出来形成“石鲸”;当冰川再度蔓延时,“石鲸”垮塌消失。
随着冰川融化,时不时会有一些人宣布自己发现了新的海岛。科学家预测,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肯定会有更多、更大的“石鲸”冒出来。
6、无人涉足之地
很多人以为地球上尚未被人类征服的地方少之又少,事实上,从极地到荒漠,地球上尚未有人涉足的“处女地”多得数不清。
地球上有好多好地方尚未被探险家探访过,比如很多未被攀登过的山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位于不丹王国境内的三兄弟山。三兄弟山高7541米,是全球第40高山,
也是尚未被成功攀登过的最高山。登山者曾三次试图登上三兄弟山的最高峰,但每次都不幸失败。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恐怕也无人能登上三兄弟山的巅峰,因为不丹政府早在1994年颁布法令:为了尊重当地人的信仰,任何人都不能攀登三兄弟山6000米以上的高峰。
除了三兄弟山,地球上起码还有几千座山峰等待人类去征服。其中有几个热点地区:格陵兰、南极洲和中国西藏以东地区,那里海拔6000米以上的164座山峰中仍有159座无人上去过。
地球上另一个伟大的探险地则在地面之下——不断有新的洞穴被发现。例如,英国最大的井简隧道——位于德比郡的泰坦隧道,在1999年才被发现。据统计,平均每不到一个星期就会有一个新的洞穴被发现。其实,洞穴为那些希望发现新“大陆”的普通人提供了机会,因为有些隐蔽的洞穴就算从太空中也很难被发现。有时,探洞比登山更具挑战性。以位于格鲁吉亚阿布哈兹的沃荣雅洞为例,它深2170米,是地球上已知最深的洞穴。
然而,2017年1月,一个探险队在洞中又发现了一段长30米的新通道。这不足为奇,因为这个洞的大部分都淹没在水下。洞穴探索者的另一个乐土,是墨西哥尤卡坦的巨大洞穴网络。人们已经探索了其中总长达500千米的地下通道,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无数的洞穴深藏水中。
再来看海洋。科学家计划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北极冰层下面前往北极,以查明北极地下是否存在未知的“王国”。
这对所有意欲征服地球“处女地”的人们来说都是一个启发:最极端之地往往就是那些最偏僻的地方。
7、最奇异的语言
每一种语言的消失无疑都是一个悲剧,但其中一些悲剧更让人感到可悲,比如托发语,这是生活在两伯利亚南部东莎燕山区的托发游牧部落人的母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政府在托发人中推行俄语及现代生活方式。如今,只剩下25人会说托发语,而且全是老人。一旦这些老人过世,无比独特的托发语将随之死亡。托发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一个在全世界所有语言中都独一无二的词后缀——sig,意思是“闻起来像”。例如,将sig加在“驯鹿”这个词的后面,就表示某个人身上有驯鹿的味道。
类似的独特但已濒危的语言体系还有不少,比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有大约40种使用身体各部位名称计数的语言系统。在这些语言中,代表数字的单词是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其中1-10分别为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手腕、前臂、臂肘、后臂、肩膀。至于更大的数,就要从锁骨、喉洞(喉部下面的穴)往下一直数到身体的背面,这样能数到23。然后再从背面往正面数,就能数到46。如此循环往复,能数到更大的数。例如,61这个数的表示是:“手第二次翻过来,重新回到二头肌的另一面”。
也许你认为诸如身体计数之类的语言体系太落后,太繁杂,就算消失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但你错了,因为任何古老的语言都是人类的文明遗产,正是各种各样的语言构成了丰富的语言体系,任何一种语言的消失都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所以,我们祈愿这些语言直到“最后”也不要消失。
8、没有生命的地方
生物学家似乎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寻找生命都不会无功而返,但有两个地方可能是例外。一个是位于南极洲和格陵兰的裸冰雪面,那里不见生命不足为奇。但另一个不毛之地就让人感到奇怪了,它就是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腹地的一个叫做“云基”的地带,这里是地球上唯一表面不见任何生物的干燥陆地。
阿塔卡马沙漠是地球上最干燥的沙漠,云基地区又是阿塔卡马沙漠中最干燥的地带。尽管如此,云基地区的死气沉沉还是令科学家们感到震惊。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曾经在这一地区探索过十多年,他们最终得出结论:独一无二的环境条件使这里成为地球上最怪异的沙漠。研究者们多次重返这里,目的就是想弄清楚陆地生命所能忍耐的终极条件是什么,这对于寻找外星生命或许大有裨益。
这个终极条件是什么呢?至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科学家推测,终极条件或许就是“至少能够得到水和食物”。在阿塔卡马沙漠中富含生物的区域,水和食物都由雾送来;而在云基地区,雾似乎永远无法到达。还有一种推测是,云基地区其实是有微生物存在的,只不过它们的数量太少,以至无法被常规手段探察到。早些年在云基地区进行的土壤取样和测试,都暗示该地区绝无生命,但到了2016年,生命的迹象终于在云基地区显现。当时,科学家在云基地区的盐晶体的缝隙中发现了氰菌,这些坚韧的微生物竟然会利用盐从空气中抽取水分,这种适应性进化此前还从未被观察到。
不过,就算发现了少量的微生物,云基地区仍然几乎不见生机。为何会这样,也是一个谜。解开这个谜团,或许对于将来科学家确定红色的火星土壤中究竟有没有生命至关重要。
9、恐龙的最后涉足之地
恐龙早在6500万年前就已灭绝,科学家可能已经基本搞清楚它们灭绝的原因:当时,一颗直径为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当今墨西哥尤卡坦海岸所在地区,恐龙因此遭遇灭顶之灾。
请注意,上面说的只是“基本搞清楚”,而不是“彻底搞清楚”。一些古生物学家相信,某些恐龙种群躲过或者挺过了那场大劫难,它们并未在6500万年前灭绝,而是在又活了100万年之后才销声匿迹。在美国蒙大拿州的形成于那次天地大碰撞之后大约50万年之后的地层中,科学家发现了大量的恐龙牙齿。一个疑问是:这些牙齿是否辗转来自更古老的沉积层?由于这些牙齿保存比较完好,不少科学家相信它们来自生活在大碰撞之后50万年的恐龙。但也有一些科学家提出质疑: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些化石不是经过地质重造之后辗转来到相对近期的地层的。
还有科学家认为,在中国南雄盆地发现的恐龙化石,
包括完整的恐龙蛋和恐龙足迹等,都形成于那次大碰撞之后。而另一些科学家则相信,其中一些化石的确是位于那次大碰撞之后的沉积层,但它们很有可能是在地质重造中辗转来到较近地层的。还有科学家声称,他们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盆地的大碰撞之后的地层中发现了恐龙腿骨。不过,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证实。
在找到无可辩驳的证据来证明那次大碰撞之后仍有恐龙存在之前,目前已有的恐龙的最后时光的证据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拉德洛,那是一群鸭嘴素食龙留下的一行足迹。这行足迹正好发现于那次大碰撞地层下面最靠近大碰撞地层的一大块板层上。这说明,在那次大碰撞发生之前,恐龙们仍然活得很好。因此,科罗拉多的这片地区被人们认为是恐龙的最后涉足之地。
10、冰层永久覆盖之地
地球上的冰层正在迅速融化。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那么哪个地方能够被冰层覆盖到最后呢?
肯定不是北极。在过去的20年中,北冰洋失去了大约10%的永久性冰层,而且速度还在加快。估计最快再过100-200年,北冰洋就将失去所有的冰层。
随着北极的解冻,南极将成为冰层最后的根据地。在这个地球上最严寒的大洲,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冰层还可以继续巩固自己的根据地。不过,海洋循环模式的改变正在加快南极洲西半部的冰层消失速度。在亚孟森湾等地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亚孟森湾,一座巨型冰架的下面正涌动着温暖的海水,导致冰架融化,将陆地冰川拉进海中。不过,超过1600米厚的冰层眼下仍覆盖着这片面积和美国得克萨斯州相当的区域。
南极洲的东部则是另一回事。它的冰覆盖层近年来不仅一直很稳定,而且还有所加厚。这是因为这里很少有冰架延伸至海洋,所以温暖的海水侵袭不到这里的冰层。目前这里的气温仍然稳定,冰面看来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完整性。但究竟能保持多久?无人能做出预测。当南极洲东部果真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冰层覆盖的地方时,会发生什么呢?届时,海平面将上升70米。想想看,其后果是何等可怕!
11、突现的小岛
海水翻腾,似壶水开锅。渐渐地,浪涛中开始出现“土堆”。几灭之后,一座新的海岛就诞生了。这听起来计人匪夷所思,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2016年8月9日,在汤加周围海域游弋的快艇上的艇员报告说,他们看见雷特岛以南的霍姆礁海面下发生火山爆发。3天之后,挪威快艇“麦肯号”的艇员发现该海域突然出现了一个岛,这个岛在任何地图或航海图上都没有标注。该岛的直径大约是1500米,岛的上空是一团巨大的蒸汽云。岛周围数千米范围内的海面上,漂浮着火山爆发喷出的岩石。人们把这个新形成的岛叫做“霍姆岛”。
到10月中旬,火山爆发停止,这座火山岛也开始了死亡、消失的进程。这就是新岛的生死方式:假如火山喷出的岩石来不及聚合,海浪很快就会把岛的“胚胎”冲垮。到12月8日,一架新西兰军用飞机为霍姆岛拍下了最后一张公开出版的照片。照片显示,该岛已经缩小了一半都不止。科学家推测霍姆岛现在恐怕已经彻底消失,剩下的只是周围稍稍有点变色的海水。
霍姆礁并不是第一个制造火山新岛的海底火山。早在1963年,冰岛南部海域的海底火山爆发就形成了著名的萨特西岛。这次爆发的强度很大,以至于萨特西岛成为了一个永久性地貌。不过,萨特西岛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永久性的新岛。在距离西西里南岸40千米的地中海表面下不到10米处,隐藏着恩培多克勒海底火山的喷口。这座火山的上一次爆发是在1831年7月,导致了一座直径为4000米的新岛出现。当时,意大利、法国、英国和西班牙都声称自己拥有对该岛的主权。然而,到1832年1月,这个岛神秘地消失了,而当时有关该岛的主权之争还并未平息。
2012年,恩培多克勒火山再次苏醒,似乎预示着新一轮土地纷争即将开始。不过,迄今为止还没有新岛浮出海面的迹象。但为了先发制人,意大利已经派人潜入这座海底火山,并在山顶上插了一面意大利国旗。
12、无人认领的地方
很不幸,地球上并不存在任何无人认领的地方。实际上,地球上的每一块陆地都已被某个人、某个国家甚至多个国家据为己有。这并不奇怪,因为哪怕只拥有一块遥远的岩石,也能够大大提升某国占有石油及鱼类等资源的能力。
为了争取那些看上去毫无价值的地块的主权,各国常常不遗余力。例如,在格陵兰和埃勒斯米尔之间,有一个无人居住的微型岛——汉斯岛,就为了这么个小岛,加拿大和丹麦两国一直争执不下。至今也未谈出个所以然,看来大有闹到国际法庭之势。这桩土地案无疑很有意思,因为它对于北极地区的其他土地争执具有先例意义。
不过,的确还有一块土地尚无归属,也就是说,还没有哪个国家对它提出过主权要求,这是因为它被认为是不可要求主权的。这块土地属于南极洲。1961年,《南极条约》生效,对于南极洲的所有主权要求都被冻结。
在此之前,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法国、新西兰、挪威和英国都对南极洲提出过不被认可的主权要求。不过,对于南极洲西部被称为“玛丽·伯德地”的一片陆地,至今尚无任何国家提出过主权要求。这块面积大约为160万平方千米、占南极洲总面积差不多10%的土地,正是全球唯一尚未被任何国家“认领”的陆地。
13、当太阳爆炸时……
地球上最后的“最后之地”是什么?
大约50亿年后,太阳将变成一颗红巨星。
届时,太阳变成红巨星的机会有两次。首先,它将膨胀至当今地球轨道的大小。到那时,地球一时还不会被太阳吞没,因为太阳已经甩掉了自己的一部分质量,其引力强度随之减弱,地球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将比今天远得多。
太阳在第一次变成红巨星之后几亿年中,其个头会短暂地缩小,但接着便变成更大的红巨星。到那时,或许太阳外层的炽热大气仍然还不能到达地球。太阳有可能和地球玩“猫捉耗子”的游戏——时不时地以3000℃的高温“烧烤”地球。
红巨星的外层大气稀薄,地球应该还能经受住折磨,围绕太阳的核心运行成千上万年。在此过程中,地壳将不断熔化,变成岩浆的海洋。随着地球越来越靠近太阳运行,温度将一路攀升。最终,当地球距离太阳内核只有几百万千米时,太阳的“烧烤”温度将达到50万℃。在如此高温下,地壳岩浆海洋中的氧原子和硅原子都将逃逸出来,最终离开地球。随着岩浆的蒸发,地球被一层一层地剥离,最后完全消失。
太阳变成红巨星之后,也有可能不会胀大到足以吞没地球。
假如地球能够躲过这场空前的劫难的话,尽管它将变得异常干燥、毫无生机,但还是会继续环绕正在变成白矮星的太阳公转很长时间。地球越来越靠近太阳,最后撞在太阳的余烬上。太阳或者能坚持到宇宙的末日,最终坍塌成一个引力极大的奇点(这种可能性极小),或者在一次极大强度的爆炸中灰飞烟灭。
总而言之,地球最终被太阳吞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真是这样,地球上最后的“最后之地”——实质上是最后消失的地球碎片,就是靠近当今地球内核的一滴熔融的液态铁。最终,就连这滴铁水也将消失殆尽。
当然,这一切都将发生在50亿年之后,而50亿年又是何等的漫长,漫长得令人难以想象。所以,我们完全不必杞人忧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