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九江这个名称的时候,不禁会这样思考,为什么要叫九江呢?到底又是是哪九条江呢?下面让我用地图带你来了解一下这座名叫九江的城。
九江,简称 “浔”,古称浔阳、柴桑、江州,今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北畔,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长江、鄱阳湖、京九铁路的三大交叉点,是东部沿海与中部内陆的过渡地带,也是江南的三大茶市与四大米市,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九江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是在《尚书·禹贡》中,“九江孔殷”、“过九江,至于东陵。”“孔殷”形容江河水势盛大。」
今江西九江市
九,乃是古代传统中最大的数字,九江,则有“众水汇集”的意思。
那么究竟是哪九条江河呢?
“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九江乃是赣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这九条河流汇成。
余水:即现在的信江,又名上饶江,是上饶的母亲河。
修水:即现在修水县的修河,乃是九江市的最大河流。
淦水:起源于离山,向北流经紫淦山入赣江,因紫淦山得名。
盱水:即现在的抚河,是抚州的母亲河,又是今江西省第二大河。
蜀水:即现在的棉江,是赣江的一条支流。
南水:即现在宜春的袁水。
彭水:据清·黄世成《桃江说》中记载,乃是现在的信丰江
九江,在古代又是怎样一个存在呢?
据历史记载,夏商时期,九江境地分属荆州、扬州境内,商朝时又设艾侯国,这个国建都在修河上游,所辖范围大致为今修水、铜鼓、武宁、永修一带,后来武王伐纣灭商后,除艾侯国,设艾监。「修河,古称建昌江,又名修水、修江,为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以其水行修远而得名。修河是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取水地」
春秋时期,分别属吴国、楚国,所以有“吴头楚尾”之称,战国多有变更,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后,九江属于越,但是到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败越,又属于楚。
春秋时期的九江位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其中一个郡名为九江,这是九江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历史上,但是这个九江郡和现在的九江市是有区别的,从地图上来看,区域位置是不重叠的,而同属于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庐江郡,辖境却包括现在江西省的大部分(除了九江西部),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秦朝时九江
汉朝时,汉高帝六年(前201年),设豫章郡(今南昌市),领县十八,九江境内有五,依次为:
海昏(今永修县东,包括永修、武宁、靖安、安义、奉新5县);
同时,设立寻阳县,位置在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其江南辖区一部在今九江境内。永元十六年(104年),分海昏设建昌县。中平年间(184年~189年),分艾县置西平县;二年(185年),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吴(今宜春市奉新县)2县。建安四年(199年),析艾、海昏设西安县。
汉朝时九江
在西晋时期,九江才发生了很大变化。朝廷设置江州,将省会置于豫章,而九江就属豫章的柴桑县,所以为方便治理,将其和武昌郡并未浔阳郡。东晋当时有两大最重要的州,西有荆州,东有扬州(国都建康所在),而九江作为江州治所,正好介于两州之间。对朝廷来说,守住九江,是很重要的。
「元康元年(291年),分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10郡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兴元年(304),分庐江郡寻阳县、武昌郡柴桑县合立寻阳郡,治寻阳县(江北),属江州。
东晋咸和年间(326年~334年),先后将寻阳郡治、寻阳县治由江北迁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年),又将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驻寻阳。至此,州、郡、县三级政权同治寻阳。义熙八年(412年),寻阳郡改名为江州郡;省寻阳县,并入柴桑。」
晋朝时九江
到南北朝时期,九江的区域开始发生一些变化,更名为江州。「宋永初二年(421年),废鄡阳,并入彭泽县。元嘉元年(424年),废历陵,并入柴桑县;二年(425年),废海昏,并入建昌县。梁太清二年(548年),分彭泽置太原侨郡,辖晋阳、和城、天水3侨县及彭泽;分柴桑置汝南侨县;寻阳郡治迁入湓城(今九江市区)。太平二年(557年),分江州为二,立西江州,领寻阳及太原、高唐、齐昌、新蔡4侨郡。陈永定三年(559年),置豫宁郡,治豫宁县,辖艾、建昌、永修、新吴、豫宁5县。天嘉六年(565年),罢西江州,寻阳郡还隶江州。」
南北朝时九江
至隋朝后,江洲依旧是存在的,但是在大业二年(606年)将江州改为江州郡,废州设郡,形成郡、县两级行政建制,后在大业三年(607年)将江州郡改为九江郡。
这个时候的九江郡和我们现在的九江市在区域位置上是基本一致的。
「隋开皇三年(583年),彭泽易名龙城县。九年(589年),废除梁、陈二代所设的侨郡、侨县:废太原郡,并晋阳、和城、天水、彭泽4县为龙城县;废豫宁郡,并永修、豫宁、新吴、艾4县入建昌;废寻阳郡,并柴桑、汝南2县立寻阳县;十八年(598年),改寻阳县为彭蠡县;龙城复名彭泽县。大业二年(606年),废江州,改置江州郡;改彭蠡为彭城县,随后又改为湓城县。」
隋朝时九江
九江郡这个名字并没有持续多久,到唐朝后,又将其改回江州。
在唐代初期,江西地区是属于江南道,在武德四年(621年),废除郡县改回州制,江州领湓城、浔阳、彭泽3县。八年(625年),废浩州,省乐城并入彭泽县;废湓城入浔阳县。贞观八年(634年),废楚城并浔阳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江州为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年),确立州、县两级建制,改浔阳郡为江州。反反复复,不断更改,但是这里可以看出九江区域是在一点点发扩大。
唐朝时九江
到宋朝时,开宝八年(975年),江州降为军事,大观三年(1109年),江州升为望郡。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江州改属江南西路;九江境内各县隶属: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泽属江州。
元朝又行省下设路、州、县。至元十二年(1275年),于江州置江东西宣抚司,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称帝,国号汉,建都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明军攻入,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为九江府。
所以一直到元末明初,九江一直使用的都是江州这个名字。
九江,作为江西省的门户,其战略位置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历代王朝都十分看中。
后新中国成立时,九江于1949年5月7日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析九江县城厢设九江市,后来一步步扩充合并,才有了今天的九江。
今九江区域划分
注:图取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