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王朝四千年来依赖着独树一帜的文化传承,一直昂立在东亚这片土地上,望着源于草原上的对手一批一批换个不停,自己却在一次一次的危险中爆发出新的活力。
秦与周边游牧民族
(一)亡于内斗的匈奴
当中原农耕民族处于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人烟稀少的草原也不是铁板一块。
月氏、匈奴、东胡三族同时崛起,在辽阔的草原地带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占有今内蒙古、宁夏一带的广袤土地。
公元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解除匈奴对秦国国都咸阳的直接威胁,命蒙恬率30万大军先发制人北击匈奴。
秦攻匈奴之战
蒙恬先是把匈奴逐出河套地区,最后又率主力杀入阴山和贺兰山高地打击匈奴主力部队。匈奴不敌,后退七百余里,被迫退到阴山以北的漠南一带,此后30年不敢靠近河套地区一步。
公元前209年,童年不幸的匈奴冒顿单于鸣镝弑父自立为王,先灭东胡再亡月氏,第一次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治,与此同时也将卓越的眼光投入秦始皇的老家河套地区。
刚刚统一中原的刘邦风头正盛,亲率大军对抗冒顿,汉军惨败留下了国耻“白登之围”,但是后来的汉武帝多次北伐匈奴中,被霍去病封狼居胥再次逃到漠南,汉朝见匈奴无法彻底消灭就利用一桃杀三士的损招使匈奴内斗,并以南北为界一分为二,再也无力与汉王朝争斗。
汉匈白登之围
155年,鲜卑人灭北匈奴;216年黑心肠的曹操又将南匈奴一分为五,面对鲜卑人的入侵匈奴又不得不向曹魏俯首称臣,从
此匈奴退出蒙古草原的舞台,偶尔登场也是配角。
所以说,强大的国家永远不会因为敌人而灭亡,真正能毁灭他的是内斗,隔壁号称永不磨灭的联盟苏联也差不到哪去。
(二) 被文化入侵彻底汉化的鲜卑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改革使鲜卑全盘汉化
公元1世纪,源于东胡部落的鲜卑人脱离匈奴统治并灭亡北匈奴。公元2世纪中叶(东汉后期),鲜卑首领檀石槐并而建立了鲜卑国,占领了蒙古地区和中国汉朝北部的一些地区。
在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建立政权中心,虽然自立为国,但是整个鲜卑国就像是一个由多国结合的同盟国,与今天的北约有些类似,只是军事和经济联盟,但文化上还是各自为政。远远没有奉行集权的匈奴强悍。
鲜卑崛起路程
檀石槐将鲜卑分为三部:右北平以东为东部,右北平以西为中部,上谷以西为西部,各置“大人”为首领。这与项羽分封诸侯有些类似,结局自然也差不到哪去。
公元181年檀石槐刚死,整个联盟就立刻群龙无首,迅速瓦解,分为众多各自为政的群雄。
所幸拓跋部落迅速崛起再次完成统一并占据中原地区,可惜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全面汉化,渐渐鲜卑人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从而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长河中。
孝文帝
由此可见一个文明真正强大的地方并不是武力,而是在文化,从来就没有一个文明会被武力所消灭,英、法、德迫害犹太人几千年可犹太人从未消失,而鲜卑入侵中原却反而被汉人用文化灭了种。
(三)被离间计玩死的作死突厥
突厥崛起于隋唐乱世,也因此在崛起后选择对分裂中的中原落井下石,撕毁和平协议对满地苍夷的中原大地进行洗劫。
突厥汗国
突厥最开始的时候是柔然部落的奴隶,充满狼性的游牧民族从不会甘居人下,突厥人自然会对柔然积怨已久。
终于在第一任可汗阿史那土门的带领下灭亡柔然帝国建立起土地面积达970万平方公里的突厥汗国,说到阿史那这个姓氏,总是让人联想到前些时候爆红网络的那段神剧:“我就是突厥王子阿史那沙比。”(俺是那沙比)
离间计后分裂的东西突厥
立国后的突厥一路西征,一直从西伯利亚平推到中东地区,一路击败各个强国,如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等,建立起了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影响力至今尚存,以土耳其为主的大量东欧人一般都会觉得的自己是突厥的后代。
膨胀的突厥人尝到了扩张的滋味,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女人、钱财、食物,突厥人又转而把矛头转向了签订好互不侵犯条约的隋王朝。
可隋朝大将杨素不仅击退的突厥,还学着汉武帝和曹操对付匈奴的那一套,再次用离间计使突厥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不得不说这些汉人仗着自己脑子好就不停的使损招,心肠真的坏得很。
而后隋朝勾结西突厥联军进攻东突厥,东突厥没办法只好俯首称臣。
战败后的突厥
安静没几年,隋朝却开始内乱了,突厥人抓住机会再次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入侵中原。
等到李世民时期,不巧突厥人遇上了军神李靖,李靖毕竟是武庙十哲,功名自然也不是吹出来的,李靖再次用钱买通各部首领,又一次用离间计策反突厥内部,然后东突厥就这样被灭了国。
突厥人毕竟智商低,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随着东突厥灭亡,李靖功名传满天下,因此唐朝的将军一个个都将西征突厥当做了升官发财的最佳方式,于是乎老将苏烈也灭亡了西突厥汗国,不可一世的突厥就这样成了唐朝将军们升官发财刷经验的宝库。
(三)被针对至灭种的悲情民族——契丹
在俄罗斯语中中国的发言是“Китай”,意思是“契丹”,由此可见契丹国巅峰时期对整国际的影响力之大,而如此的泱泱大国却似人间蒸发一样,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宋辽百年战争
契丹从始至终就是一个与中原汉族特别相近的名族,他们模仿汉服制造了自己有别于其他游牧民族的衣服,模仿汉字造出了自己的文字,他们青睐于中原的瓦房但游牧民族的身份却难以让他们完成这一点。
北宋疆域
们也试图自己努力,进入中原,但是都失败了,因为当他们有动作的时候,中原的人们就会一致对外的抵抗他们,在传统的眼光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的相遇只会产生战争,根本无法和平的相处和融入。
契丹的悲情也有他们自己的一部分原因。
宋金联军攻辽
为了使自己更加像“文明人”他们乘着中原内乱占据了汉人的龙兴之地“燕云十六洲”,汉人有个强迫症那就是想要只有统一中国的人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而宋朝的皇帝望着还没统一的燕云十六洲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为了摆脱“大怂”的称号,北宋被迫发动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宋辽战争。
契丹建立的辽国和宋朝对峙了一百多年,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抵抗不住宋金联盟的大军,终于还是亡了国。
宋伐辽之战
宋朝也不是针对的契丹,若不是契丹丢掉了自己游牧民族身份,又将整个民族置身于汉人旧地,倒也不会引来杀身之祸。
金人进入燕云十六洲时见契丹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也就代表不能再将契丹当做游牧民族对待,契丹的文化必须根除。
为此,金人特意将契丹人所以的瓦片全部砸碎,穿上的汉人衣服全部扒下来焚毁,契丹的音乐、美术、文学一律禁止,有学问的、会写字的统统杀了。这是对契丹文化的第一次毁灭性打击。
之后当蒙古人遇见契丹人时,见契丹人不仅懂汉人的那一套文化,又有游牧民族的性格与体格,这样一个能文能武的民族难以控制,契丹便被蒙古人彻底血洗,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一个自称为“契丹”的人出现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近千万的契丹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一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