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第四长的海岸线(前三为加拿大、印尼、格林兰岛),但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漫长的海岸线上几乎没有多少优质的港口,这对于俄罗斯的发展是致命的。
俄罗斯主要港口
在前面的文章“俄罗斯是怎样从一个三流国家,扩张成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中介绍过,俄罗斯在莫斯科公国时期,是一个准内陆国家,只是在北部扩张到不适合航行的北冰洋沿岸,主体部分深居东欧平原内部。
莫斯科公国的早期扩展
自俄国进入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俄国开始为争夺出海口,尤其是欧洲本部出海口,同周边国家进行了300多年的博弈与战争,终于获得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等港口,成为庞大帝国对外交流贸易,巩固海防的战略支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俄罗斯为争夺出海口,都发动过哪些战争?
波罗的海出海口:圣彼得堡
彼得一世(后世尊称为彼得大帝)时期,为获得波罗的海芬兰湾的出海口,俄国与瑞典进行了二十年的北方战争,最终战胜瑞典,得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为纪念彼得一世的功勋,在此修建圣彼得堡,并最终发展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港口城市。
彼得一世,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大帝
16-17世纪,瑞典先后战胜了丹麦-挪威、波兰、利沃尼亚骑士团、神圣罗马帝国,成为北欧军事霸权,几乎控制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成为俄国获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最大阻碍。
1700年,沙俄同丹麦、萨克森-波兰结成北方同盟,发动了对瑞典的北方战争(又称第二次北方战争)。其中,北方同盟共出动8.5万军队,而瑞典则拥有15万陆军及包括45艘战列舰在内的强大海军。
蓝色:北方同盟,红色:瑞典及其附庸国
在最初的行动中,由于北方同盟三国“各怀鬼胎”,并没有做到统一行动,被瑞典逐个击败。1700年3月,丹麦率先发动对瑞典的战争,然而此时的俄国在南方与土耳其的第二次俄土战争还没有结束。1700年8月,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派遣一支奇兵,成功在丹麦登陆并占领哥本哈根,“复仇心切”的丹麦第一个败下阵来,退出了战争。
查理十二世(又称卡尔十二世)
8月30日,沙俄与土耳其签订停战协议,并正式向瑞典宣战,围攻瑞典位于芬兰湾的纳瓦尔要塞,而奥古斯特二世率领波兰-萨克森军队,则逼近里加(今拉脱维亚首都)。11月30日,查理十二世率军驰援纳瓦尔,大败围攻纳瓦尔的沙俄军队。初战即败的彼得一世,被迫撤军,重新整备军队。
芬兰湾
查理十二世,击败俄军后,随即南下,在里加再次击败奥古斯特二世,并于1702年,攻入波兰境内,占领华沙。1706年,被查理十二世击败的奥古斯特二世被迫放弃波兰王位。
1706年北方战争局势
然而,正当查理十二世在波兰境内席卷残云之时,彼得一世重整军鼓再次向波罗的海沿岸进军。在1701-1704年这段时间内,先后攻占诺特堡、尼延尚茨堡、纳尔瓦和伊万哥罗德等地。1703年,俄国倾力在涅瓦河口建立新都圣彼得堡,开始建设海军和训练使用火器的现代化步兵。
涅瓦河与圣彼得堡
1707年,达到战略目的的彼得一世,决定放弃奥古斯特二世与瑞典议和,提出归还除圣彼得堡和涅瓦河沿岸地区以外其他所有占领区。面对俄国的示弱,查理十二世拒绝了议和提议,并从波兰进攻俄国腹地。
但是,随着俄罗斯的严冬的到来,查理十二世被迫在俄国境内建立冬季营地以挨过寒冬。不幸的是,1708年10月,彼得一世在莱斯纳雅一带歼灭了一支携带大量越冬补给的瑞典援军,共9000人。深入俄国腹地的瑞典军队,因战斗减员、饥饿和冻伤等因素损失大半兵力,从最初的4.4万人锐减到2万人。
1708年瑞军进军俄国
1709年5月,瑞军决定最后一搏,围攻波尔塔瓦要塞(今乌克兰波尔塔瓦州首府)。6月,彼得一世亲率8万俄军,同波尔塔瓦要塞里应外合,击败瑞典军队。在这场战役中,2万瑞典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查理十二世同仅剩的1500瑞军,逃入奥斯曼土耳其。
波尔瓦塔战役
1710年,波尔塔瓦战役大胜之后,原先向瑞典投降的丹麦-挪威、萨克森-波兰,以及布伦瑞克-吕讷堡(神罗诸侯国)同俄国组成新反瑞典同盟,继续打击波兰境内的瑞典军队。同年,彼得一世攻占里加和塔林(今爱沙尼亚首都),爱沙尼亚和利沃尼亚随后投降并被俄国吞并。
1910年局势
随后,彼得一世要求奥斯曼苏丹交出查理十二世,但遭到了苏丹的拒绝。1711年,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俄军战败,被迫归还了第二次俄土战争中获得亚速海沿岸地区。
曾经强大的瑞典不复存在,各方势力纷纷“痛打落水狗”。1715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对瑞典作战,加入反瑞同盟,1717年,大不列颠对瑞典宣战。
1718年,查理十二世在围攻挪威的弗雷德里克斯坦时被射杀,瑞典就此成为待宰羔羊。参战诸国,开始与瑞典商定议和,商定割地赔款等战后事宜。
1721年8月30日,俄国和瑞典签署《尼斯塔特和约》。芬兰退还给瑞典,俄国取得爱沙尼亚、利沃尼亚、因格里亚(今俄罗斯联邦圣彼得堡附近),科斯霍姆(今俄罗斯列宁格勒州)和卡累利阿(今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大部。
俄国在于瑞典的战争中,击败了曾经的波罗的海霸主,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出海口,并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黑海出海口:塞瓦斯托波尔
1556年,伊凡四世先后吞并喀山汗国与阿斯特拉罕汗国,控制了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将俄国的版图扩张到黑海沿岸地区,由此开启了为争夺黑海出海口同奥斯曼土耳其长达240年的俄土战争。
伊凡四世吞并阿斯特拉罕后与土耳其爆发第一次正面冲突
彼得大帝时期
1672-1676年,奥斯曼土耳其在于波兰的战争获胜,占领了波兰南部的波多利亚并在克里木汗国的支持下,占领乌克兰黑海沿岸地区。
1676年,俄国同乌克兰组成联军,进入黑海沿岸同土耳其军队作战,第一次俄土战争爆发。1681年,互有胜负的俄土双方签订《巴赫奇萨赖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对第聂伯河左岸的统治。
第一次俄土战争后,俄国获得第聂伯河西岸地区
1683年,奥斯曼土耳其进军奥地利维也纳。1686年,俄国加入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组成的神圣同盟,对奥斯曼土耳其宣战,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
1695年,彼得一世率军攻打土耳其属国克里米亚汗国控制的亚速地区,但由于没有海军,俄军的第一次进攻失败了。彼得一世利用冬天的时间征集工人建造舰队。1696年5月,终于占领了亚速地区,但是随后土耳其又夺回了亚速地区。
1700年,北方同盟中的丹麦被瑞典击败,来自瑞典的威胁是彼得一世不得不停止俄土战争以避免两线作战。同年,俄土签订《君士坦丁堡协和约》,俄国获得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俄国由此在黑海建立了第一个出海口。然而,亚速海作为世界上水深最浅的海,并不适合发展大型港口,且在第三次俄土战争,因战败而失去了亚速海地区。
1700年,第二次俄土战争后,俄国获得顿河河口
1725年,彼得一世逝世,彼得一世始终没有打通黑海出海口,他临死前告诫子孙要消灭土耳其,迁都君士坦丁堡,建立名副其实的第三罗马。
叶卡捷琳娜时期
在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时期,俄国发动了第四、五、六次俄土战争,先后获得亚速、刻赤海峡、克里木和格鲁吉亚,终于获得称霸黑海的野心,以及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并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建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经过三次俄土战争,俄国获得克里米亚半岛
时过境迁,虽然如今的克里米亚半岛在苏联解体后归乌克兰所有,但半岛上塞瓦斯托波尔港依然归俄国管辖,成为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母港。
近年,乌克兰在橙色革命后,倒入西方阵营,俄罗斯为保证对黑海地区的绝对控制,一手策划了克里米亚事件,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由此引发了乌克兰问题,导致乌克兰动乱至今。
其他出海口
北冰洋出海口:摩尔曼斯克
深入北极圈300多公里的摩尔曼斯克,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成为北冰洋沿岸为数不多的不冻港。
科拉湾内的摩尔曼斯克
1899年沙皇俄国在这一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军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为了对付德国海军对波罗的海的封锁,沙皇将摩尔曼斯克辟为重要的军事重镇,兴建港口,并从修建铁路将摩尔曼斯克与内陆链接沟通。经过沙俄、苏联、俄罗斯三个时期的建设,摩尔曼斯克成为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母港,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军港之一。
摩尔曼斯克港内的俄海军航母库兹涅佐夫号
太平洋出海口: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为海参崴,曾为中国领土。1860年,俄国趁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借口帮助清朝与英、法调停,与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侵占黑龙江北岸、乌苏里江东岸共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而海参崴便在割让的领土中。
1871年,俄国海参崴建设军港,并将太平洋舰队驻地从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迁到此地。随着1904年,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成,符拉迪沃斯托克逐渐发展成为俄罗斯远东最大的城市。
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俄国自进入沙皇时代开始,便致力于领土扩张以及对出海口的争夺。经过数百年的开拓,形成了如见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出海线路,但依然无法满足俄罗斯的战略需要。
港口内的俄军太平洋舰队军舰
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的最西部,从圣彼得堡出海必须破图波罗的海沿岸北约国家的封锁;而在黑海,俄罗斯黑海舰队虽然在黑海内耀武扬威,但黑海是一个内海,西出大西洋需要经过死敌土耳其控制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即使通过的土耳其海峡,在地中海内,俄罗斯也将处处受到掣肘(俄罗斯在叙利亚租借有海军基地,这也是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中如此卖命的原有之一);摩尔曼斯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虽没有域外国家的威胁,但都远离经济发达的东欧内部,在军事上有重要价值,但对国内经济发展受益颇少。
或许海洋将成为俄罗斯永远的大国之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