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阳关,与玉门关的名气相比起来,阳关就显得小的很多了,存在感就好像是玉门关的小弟。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期,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关隘,又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西出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
阳关,据考察,是现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处南湖乡的的“古董滩”上。(河西走廊在华夏民族发展历程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了政治上的外交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西安,向汉武帝详细报告西域和匈奴各方面情况,使汉武帝产生了与西域各国交往的念头,下决心开辟河西走廊这条交通要道。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进攻匈奴,打垮休屠王和昆邪王,在河西地区先后设立了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同时,修建了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阳关便成了边疆防御的堡垒,保护着关内的人民,让他们免受蛮夷侵扰,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遥相呼应。
阳关也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它就像是一扇门,门的这面幸福祥和,门的那面黄沙漫天,又像一条国际线,越过这条线,你就出国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要地,派兵驻守,这里曾有无数的无名战士戌守征战,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守候边关老百姓的安宁生活。
这里也曾有无数的商贾、僧侣、使臣、游客验证出关,去探寻,去获取,去交流关外的神秘。
这里也曾让无数文人骚客感叹万千,流连忘返,从而写下不朽诗篇。
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经丝绸之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
诗人王维曾于此送别于友人元二,为他将西出阳关而担忧。也因此留下《送元二安西》一名诗,也有了阳关三叠之名曲。
面对阳关,面对苍茫的大漠,我们脑海中总能浮现出这样一幅古代远景:一队队中外商旅,拉着骆驼、骑着马匹云集在这里。来自古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天竺(今印度等国)的商贾,带来玻璃、药材、葡萄……中国的商贾转运出绫罗绸缎,那东来西往的使臣、僧侣、游客,翘首仰望着关楼,等待放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
隋唐时期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至宋元期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开始被废弃,被遗忘,如今只剩下称之为“古董滩”的遗址,西出阳关再无故人。
抬眼望去,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俯拾皆是。
1943年考古学家向达先生在这里考察时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
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古董道西14道沙渠后,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连续宽厚的城堡垣基。
对于古董滩,曾有一段民间传说,据说,沙滩上的古董之所以多,相传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和睦关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带了好多嫁妆,金银珠宝,应有尽有。
送亲队伍带着嫁妆,经长途跋涉,来到了阳关,便在此地歇息休整,做好出关准备。但不料,夜里狂风大作,黄沙四起,天昏地暗,传言这风一直刮了七天七夜。待风停沙住之后,城镇、村庄、田园、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部埋在沙丘下,从此,这里便荒芜了。天长日久,大风刮起,流沙移动,沙丘下的东西露出地面,被人们拾拣。据说当地曾有人在这里拣到过金马驹和一把精致的将军剑。这个传说是野史还是正史,我们无从考究。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如今的阳关,已被后人发展成景点。这里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引人入胜,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
若是在日落时分观赏阳关,我想此景应是一抹血阳,半壁残桓,沙风掠过,顿时会丛生一种凄凉悲惋,寂寞荒凉的感觉。
但今日的阳关,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不再是王维笔下“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早已变的客舍青青,柳色新新。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历史的长河,在无数个黑夜与白昼里,阳关,守护了一代又一代边境的安宁。
阳关,一个威武坚毅的战士,孤身守在这片黄沙之中,看大漠孤烟,守心中明月,观历史纵横。
注:部分历史源于《西关遗址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