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时代,一般指从790年开始直到1066年。
整个维京时期的故事可以简略的概括为一句话——海盗们的侵略与征伐。
维京人,他们的老家是现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麦这几个北欧国家。
01侵略原因
维京人的居住地包括了寒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丹麦和纳维亚半岛),地形整体来看较为比较低平,其中多为台地和蚀余山地,冰蚀湖群、羊背石、蛇形丘、鼓丘交错,由于靠近北极,常年温度寒冷,阳光不足,天气阴暗。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缺少太阳温暖的地方,不适合万物生长,因此北欧国家十分不利于粮食的种植。即使是在北欧南部可以少量种植庄稼,由于光照问题,粮食籽粒是瘪的,口感和产量都差强人意。
以挪威为例,其境内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地势东高西低,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全境2/3以上,这一南北狭长的山国,南部小丘、湖泊、沼泽广布。
民以食为天,我吃不饱穿不暖就没办法生存和繁衍,而繁殖后代又是生物的本能,那怎么办呢。于是怀揣着对外地区文明的向往,他们就开始四处扩张。
02侵略成果
从8世纪开始直到11世纪,维京人就没有停下过侵略的脚步,挪威和丹麦地区的维京人不断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欧大陆。
此时的英国还处于还处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的“七国时代”,但实际上,随着相互之间的内战兼并,维京人面对的只是一个四个王国,七国并列的状态。
其中最重大的一次损失莫过于公元793年,一伙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海盗洗劫了英格兰东北部林迪斯法恩岛上的修道院。这也是首次记入史册的维京劫掠活动。
林迪斯法恩之所以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是因为这里圣卡斯伯特主教的下葬之处,他是英格兰早期基督教领袖。在维京人登陆之后,这里的物品被洗劫一空,被视作圣物的骸骨被他们践踏,这破坏力可能堪比当年的孙殿英盗墓了。英格兰人对此十分愤怒
中世纪的欧洲正处于思想愚昧,政教合一的黑暗时代,修道院中教徒的黄金、珠宝数量繁多,而维京人在侵略时发现,金钱和珠宝这些死物反而不是最值钱的。他们琢磨起了别的花样:绑了神职人员索要赎金,或者直接夺走各大修道院的镇院之宝——圣人遗骸遗物或福音书。这种信仰上的“神物”在天主教圈内可谓是无价之宝,所以赎金相当可观,屡试不爽。
在侵略后期,王国中只剩下威塞克斯王国幸存。维京人在英格兰地区的霸权已经初步建立。
而法兰西,同样也没有逃过这场灾难。公元9世纪末,继古罗马帝国之后,将西欧大陆再一次统一的查理曼大帝将法兰西王国的版图扩张到近邻丹麦所在的日德兰半岛时,双方的友好变成敌对。丹麦维京人通过设置要塞抵抗过一段时间,但查理曼大帝一死,三个儿子把帝国分了。维京人就开始施展拳脚,顺着易北河、莱茵河等大河,沿途抢掠。
法兰西君王只能破财免灾,暂时送走这群海盗。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同时也养肥了维京人的野心。一个叫“步行者”罗洛的维京头领向当时的法兰西国王“胖子”查理提出要封地和爵位,那个糊涂君王也答应这个引狼入室的主意,不赔款了,改割地,将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那一带的诺曼底地区给他,建立公国。从此这部分维京人又被称为“诺曼人”。
03战斗力分析
维京人英勇善战,虽然人数稀少,但在战斗中却屡屡获胜,无论是法兰西还是英格兰都没只有在对决中取得过多胜利。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所有关于维京人具体的描述,都有一个已经被固化的形象。就是身形魁梧,衣着以粗麻布和动物皮毛为主,在征战时头戴镶有巨角的铁盔,手持阔剑和圆盾,乘着细长形状的小船……
不过实际上就是这一种群的人们身体素质都很强大,这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北欧纬度很高,气候偏寒冷,对于人类的生活来说条件是比较严苛的。那里的人们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也培养出了坚韧的品格。
而维京人信奉北欧神话的主神奥丁,认为自己先祖的英魂会在英灵殿中与奥丁共襄盛举,一同征战四方猎杀恶鬼凶兽。所以能够英勇战死沙场是维京人的最高追求,他们认为自己死去的灵魂也能够到达英灵殿,那将是无上的荣耀。所以他们是一个勇敢,并且视死如归的群族。
其次在武器装备上,维京人的战船专为海上劫掠或远行而设计,船体较轻且窄,两侧布满划桨洞,灵活轻便,很耐风浪,容易在海岸停靠或在河上连接成船队;而货船的船身又高又宽,据说桅杆高度可以达到42英尺,船体也很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载重航行时可保持稳定。两类船都有维京标志性的弯曲船首,用一整块完整的橡木精雕细刻而成。
维京人的劫掠生涯持续了两百多年,终于在公元十一世纪初走到了尽头。这一段时间正是欧洲从古典时代向中世纪时代转变的过渡阶段。在维京时代的末期,北欧逐渐出现独立的国家和国王,同时也接纳了基督教,开始进入中世纪时代。直到欧洲各国王权逐渐强大,国家不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有能力抵抗维京人的入侵之后,维京人的时代才终于走到了尽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