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十六郡
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郡名曰内史、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颖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琊、齐郡、上谷、渔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后又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凡四十郡。
◎汉十三部
汉分天下为十三部,每部置刺史,领天下郡国一百三。
司隶校尉(领京兆、扶风、冯翊、弘农、河东、河内、河南七郡)。
豫州刺史(领颖川、汝南、沛郡、梁国、鲁国五郡)。
冀州刺史(领魏郡、巨鹿、常山、清河、广平、真定、中山、信都、河间、赵国十郡)。
兖州刺史(领陈留、东郡、山阳、济阴、泰山、城阳、东平七郡)。
徐州刺史(领琅琊、东海、临淮、泗水、楚国五郡)。
青州刺史(领平原、千乘、济南、齐郡、北海、东莱、胶东、高密、菑川九郡)。
荆州刺史(领南阳、南郡、江夏、桂阳、武陵、零陵、广陵、长沙八郡)。
扬州刺史(领镇江、九江、会稽、丹阳、豫章、六安六郡)。
益州刺史(领汉中、广汉、巴郡、蜀郡、犍为、越雟、牂牁、益州八郡)。
凉州刺史(领安定、北城、陇西、武威、金城、天水、武都、长掖、酒泉、敦煌十郡)。
并州刺史(领太原、上党、上郡、西河、朔方、五原、云中、定裹、雁门九郡)。
幽州刺史(领涿郡、渤海、代郡、上谷、渔阳、北平、辽西、辽东、广阳、乐浪、玄菟十一郡)。
交州刺史(领海南、郁林、苍梧、交趾、合蒲、九真、日南七郡)。
◎晋十九州
曰司州(河南)、曰兖州(濮阳)、曰豫州(项城)、曰冀州(赵郡)、曰并州(晋阳)、曰青州(临淄)、曰徐州(彭城)、曰荆州(江陵)、曰扬州(初寿春,后建业)、曰雍州(京兆)、曰秦州(上邽)、曰益州(成都)、曰梁州(南郑)、曰宁州(云南)、曰幽州(范阳)、曰平州(昌黎)、曰交州(番禺)、曰凉州(武威)。
◎唐十道
自晋藩阴败,复南北分争,州郡割裂,宋、齐、梁、陈,狃于江左,隋氏虽能混一,而享祚不长。
至唐太宗肇造区夏,并有州郡,始因山以形便,分天下为十道,曰关内、曰河南、曰河东、曰河北、曰山南、曰陇右、曰淮南、曰江南、曰剑南、曰岭南。贞观十五年,大凡州府三百五十八。
玄宗开元初,又分为十五道,曰京畿(西京)、曰都畿(东都)、曰关内(京官遥领)、曰河南(陈留)、曰河北(魏郡)、曰陇右(西平)、曰山南东(襄阳)、曰山南西(汉中)、曰江南东(吴郡)、曰江南西(豫章)、曰剑南(蜀郡)、曰淮南(广陵)、曰黔中(贵州)、曰岭南(南海)。
◎宋二十三路
太宗分天下为十五路,至仁宗又分为二十三路,曰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曰京西南路、京西北路,曰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曰陕西路,曰秦凤路,曰河东路,曰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曰两浙路,曰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曰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曰成都路,曰梓州路,曰利州路,曰夔州路,曰福建路,曰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元十二省
元建中书省十二,辖天下州郡,曰都省(治腹里路)、曰河南行省(汴梁)、曰湖广行省(武昌)、曰浙江行省(杭州)、曰江西行省(龙兴)、曰陕西行省(京兆)、曰四川行省(成都)、曰云南行省(中庆)、曰辽阳行省(辽东)、曰镇东行省(高丽)、曰甘肃行省(甘州)、曰岭北行省(和州)。又分天下为二十二道。
◎明两直隶十三省
北直隶八府,十七州,一百一十六县,赋六十万一千。(北京在顺天。)
南直隶十四府,十七州,九十六县,赋五百九十九五万千。(南京在应天。)
河南八府,十州,九十六县,赋二百四十一万四千。(省城在开封。)
陕西八府,二十二州,九十五县,赋一百九十二万九千。(省城在西安。)
山东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赋二百八十五万一千。(省城在济南。)
湖广十五府,十六州,一百零七县,赋二百十六万七千。(省城在武昌。)
浙江十一府,一州,七十五县,赋二百五十一万。(省城在杭州。)
江西十三府,一州,七十七县,赋二百五十二万八千。(省城在南昌。)
福建八府,五十七县,赋一百一十万一千。(省城在福州。)
山西五府,二十州,七十八县,赋二百二十七万四千。(省城在太原。)
四川八府,二十州,一百零七县,赋一百二十万六千。(省城在成都。)
广东十府,八州,七十五县,赋一百一万七千。(省城在广州。)
广西十一府,四十七州,五十三县,赋四十三万一千。(省城在桂林。)
云南十四府,四十一州,三十县,赋一十四万。(省城在云南。)
贵州八府,六州,六县,赋四万七千。(省城在贵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