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大字标语分布在哈密市骆驼圈子乡的周围
事情是这样子的,1967年7月1日,经总参谋部批准,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新疆哈密柳树泉组建。
1968年4月,八航二团在骆驼圈机场正式开训,时任团领航主任的季臣业,发现在飞行训练时,需要各种地标物进行参照,但他们地处戈壁,没有明显的地标,不利于区分空域位置,飞行训练的时后极易迷失方向,于是他们就有了在戈壁滩上建造人工地标的设想。 当时是文革初期,就选定了极具时代特征的5组标语内容——“向斗争中学习”、“只争朝夕“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主席万万岁!“、“为人民服务“作为人工地标进行建造。
五条巨幅标语实际字体方向、方位 当时是先通过经纬仪测量地面,定出空域的准确范围,再确定地标的位置。季臣业是地标的设计者,八航航校的教员白家林再在测绘好的专业坐标的图纸上,设计好仿宋体美术字字体的小样,按照标尺放大后,计算好尺寸。 字设计好后,季臣业先到现场看好标语的走向,选择在平坦的地方,用皮尺测量确定出每个大字的大小和位置及字间距,然后参照坐标纸计算出每个笔画间的距离。白家林目测后用木棍画出字的轮廓,学员们利用铁锹、木制推雪板等工具把笔画内的戈壁石挖开,把石子铺到轮廓边上,被挖开的地方露出底下黄褐色的碱土,碱土很结实,风吹不动,这样从高空看就形成了黑白分明的字体。他们在戈壁滩上奋战了四、五个月,终于完成了这5组地标标语的建造。 根据尺寸设计,标语每个字长宽各达50米,面积近4亩地,各笔画宽度都在5到10米之间,5组标语共有30个汉字加一个巨大的感叹号组成,总面积达75000平方米。 巨幅地标建成后,帮助飞行学员们掌握方向,引导教员及学员准确进出空域。
季臣业说,当年八航日常的训练高度一般在4000米以下,飞行训练时看这些地标非常清晰。 1992年,八航被合并整编,消失于解放军空军序列中,当地也渐渐被废弃。2000年后,美国卫星拍摄到这些大字标语,并于2004年年底发布在了网络上,这才逐渐被网民获知,引起了热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